第一节 燃烧现象
燃烧之简单定义为带有热与光之氧化反应,通常反应速度在高速进行时其反应热大且有发光现象时称为燃烧。氧化反应中虽然产生热,但无发光时区分为缓慢燃烧。在常态下能被氧化之物可成为可燃物,但需要活化能大,氧化热小之物因不易维持燃烧所以称为难燃物,不过难燃物在适当条件下如在高温或氧气中时燃烧变为快速,此种条件下难燃物变成易燃物,可见所谓易燃,可燃或难燃指常态下之条件而言。
燃烧常以瓦斯状进行,如液态之重油、固态之木材、煤炭等在燃烧之前需经过蒸发或受热分解产生可燃性多种瓦斯,与空气形成易燃性混合气,有火源时则起火燃烧。能使某物质起燃除了可燃物与氧气外尚需供应活化能始可。点火有多种方式,如加热、火焰、电气火花、磨擦热、反应热及压缩热等。起燃时因有活化能,可燃物之分子被活化后开始与氧气反应。值得注意者只用点火手续燃烧仍无法进行,因可燃物在局部被点燃时产生之燃烧热以热传导方式传热至周围之可燃物。受热之部分温度达到着火点时燃烧得以继续或燃烧扩大。但传热之热量被夺去或被冷却至原有热量以下时燃烧将会停止。
如前所述,某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受激烈之氧化反应产生热与光之现象称为燃烧。起燃时需有可燃物、充分之空气及起燃所需之热源。此等三要素则称为燃烧三角
(Fire
triangle)
。起燃后有热之产生并进行可燃物之热分解
(Pyrolysis)
,因能继续供应易燃性瓦斯。所以燃烧得以维持不断。维持燃烧尚需有自由基
(Free
radicals)
之存在,而构成燃烧四面体
(Fire
tetrahedron)
。可燃物中如火柴、火箭原料等本身含有氧来源之物在周围无空气之条件下仍可燃烧或爆炸。
图 1
燃烧三角及燃烧四面体
一、燃烧反应
如前所述燃烧属于可燃性物质与氧化合之氧化反应。以碳氢化合物为例,燃烧后各成为
CO 2
及 H 2 O
。
CH 4
+ 2O 2 →
CO 2 +
2H 2 O
C 3 H
8 + 5O 2
→ 3CO 2
+ 4H 2 O
2C 4
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 O
CmHn
+
(m+0.25n)O
2 → mCO
2 +
0.5nH 2
O
上列各式仅有最初及最后产物,其实中间有极为复杂之反应过程,通常燃烧反应被认为以连锁反应之形态进行。以氢气之燃烧为例其过程如下:
2H 2
+O 2 →
2H 2
O…………………..(1)
上式极为简单,实际上有
H 2 → 2H
, O 2 →
2O , H 2
O → OH +
H
等各分子互相碰撞而解离为原子状态并生成游离基
(radical)
。此物则为促进连锁反应之媒介物。氢气燃烧之第一阶段为
H 2
分子解离为 H
原子 (H 2
→ 2H)
,再与稳定状态之
O 2 结合为
HO 2
,因此物极不稳定,易与未反应之
H 2
分子反应而依次分解如下:
H + O
2 → HO 2
……………………….(2)
HO 2
+ H 2 →
H 2 O 2
+
H………………(3)
HO 2
+ H 2 →
H 2 O +
OH…..…………(4)
2H 2
O 2 → 2H
2 O + O
2
………………..(5)
上式中之
OH
与未反应之氢反应产生
H 2 O
,同时游离出 H
以连锁反应之方式进行。
OH +
H 2 → H
2 O +
H………………..(6)
氢在完全燃烧后所余者有稳定之
H 2 O
、少量 H 2
及 O 2
,而无剩余之游离
H 及 OH 。
H +
OH → H 2
O……………………(7)
H + H
→ H 2
………………………(8)
依上述反应过程可知燃烧中所谓游离基
(radical)
逐渐减少时连锁反应随之终止。
二、燃料
能当作热源之物称为燃料,对人类而言其重要性属于文明生活之基本条件之一。人类使用燃料之历史由来已久,经长期之演变由古时唯一燃料之固体燃料木材开始,之后使用煤炭、再发现石油系液体燃料并发展至污染性较低之气体燃料甚至应用核能燃料。
三、燃烧之形态
可燃物之燃烧因固体、液体、气体之不同燃烧之形态则有差异。固体燃料被加热时,由热分解生成易燃性瓦斯而与空气形成混合气。液体燃料则需产生蒸气后与空气形成混合气、气体燃料直接与空气混合则可。起燃之难易示于图
2 。
图 2
固体、液体气体之燃烧及有机物在燃烧时之火焰
燃烧有多种方式,可分为下列燃烧形态:
(1)
扩散燃烧
可燃性瓦斯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起燃之现象。如氢气、甲烷、丙烷等可燃性
瓦斯由喷嘴流出于空气中被点燃时则属之。
(2)
蒸发燃烧
醇类、醚类等引火性液体由蒸发产生之蒸气引火产生火焰,起燃后自液体表面继续蒸发
而维持燃烧之现象。
(3)
分解燃烧
固体可燃物如木材、煤炭、纤维等在空气中被加热时先失去水分。再起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性瓦斯,起燃后由火焰维持其燃烧。
(4)
表面燃烧
如木炭、焦炭等物由热分解之结果产生无定形炭化物,而在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之部分
形成燃烧带
(Zone)
。燃烧常维持在表面。铝箔、镁箔等燃烧可归纳在此类。表面燃烧通常不带有明显之火焰,有时因不完全燃烧之故或有产生一氧化碳形成火焰之可能。
(5)
自身燃烧
(Self
burning)
火炸药在分子内含有氧而不需由空气中之氧维持其燃烧,此系之反应速度快,燃烧速度迅速以致有爆炸性燃烧发生。
四、引火点与发火点
(Flash
point
and Auto
ignition
point)
接近于可燃性液体或固体之表面置一小火焰,将可燃性物缓慢加热,此时自可燃性物产生之蒸气
( 瓦斯 )
由小火焰能引燃之最低温度称为引火点。亦可认为可燃性瓦斯之浓度达到燃烧下限时之温度。引火点之测定
ASTM ,
NFPA ,
JIS 等均采用
Pensky-Mertens
,
Cleveland(
引火点 80
℃以上 ) 及
Tagliabue(
引火点 80
℃以下 )
。此等装置参考消防化学
(II) 。
发火点指可燃物受热时不藉火焰或电器火花引火也能自燃之温度,如容器中置有可燃物用加热包
(Heating
mantle)
缓慢加热至被加热物由本身起燃所需最低温度。发火点与着火点属同意语,以化学立场称为发火,以机械观点则用着火。
瓦斯在燃烧时如氢气或一氧化碳与氧气之化学反应属于最简单之反应例。多种化合物之燃烧过程极为复杂,为进行燃烧该物质产生之可燃瓦斯需达到燃烧下限及在一定温度下始可。一旦燃烧开始产生之热将周围之瓦斯及空气加热至能继续维持反应时才有火焰存在。液体及固体易与氧气反应者其发火温度则低,对固体燃料而言受热时不易产生易燃挥发性成分者只有表面燃烧、所以燃烧速度慢。表
1
为常见燃料之发火温度。
燃烧名称 |
空气中之发火点 |
氧气中之发火点 |
燃烧名称 |
空气中之发火点 |
氧气中之发火点 |
燃烧名称 |
空气中之发火点 |
氢气
|
609 ℃
|
588 ℃
|
苯
|
580 ℃
|
566 ℃
|
无烟炭
|
500 ℃
|
甲烷
|
572
|
560
|
二硫化碳
|
120
|
107
|
焦炭
|
420~620
|
乙烷
|
632
|
556
|
正 - 戍烷
|
290
|
258
|
沥青炭
|
380~420
|
乙烯
|
472
|
450
|
甲苯
|
552
|
516
|
木炭
|
300
|
丙烷
|
490
|
485
|
92 汽油
|
430
|
415
|
|
|
丁烷
|
510
|
|
Cetan#60 柴油
|
247
|
242
|
|
|
乙炔
|
490
|
|
|
|
|
|
|
表 1
气、液、固体燃料之发火温度
五、自然发火与混合发火
(1)
自然发火
某种物质在空气中常温常压下由化学变化产生反应热经蓄热以致温度上升至发火点而自燃之现象。在空气中立刻发火或在水分、湿气存在下缓慢或激烈发火者称为准自然发火性物。
(2)
影响自然发火之各因素
在空气中常温常压下且无火源而物质本身能自燃时应有必备之条件:
1 蓄热:
自然发火之起因来自于氧化、分解、聚合、吸附、发酵等产生之热蓄积引起反应系内部温度之上升,因此蓄热则为重要因素之一。当反应系之热平衡呈现散热大于蓄热时则可避免自然发火。
a.
热传导度:气体、液体、固体中气体之热传导度最小,依次为液体及非金属固体、金属则最大。依此观点气体最容易燃烧,金属则较难。对物质之构造而言,粉状物、纤维状、多孔质者在结构内部产生之氧化热较难传导至表面,类似保温之效果所以内部温度容易上升。
b.
空气之影响:通风良好之处能自发热体之外部加以冷却,因为不易蓄热,所以自然发火之可能性较低。
2
热之产生速度:
热之产生速度与蓄热相同对自然发火有重大关系。发热量与反应速度之乘积则为热之产生速度,设单位量之发热量为
Q
时反应热之产生速度为
Q .
Ae -E/RT
A
:频度系数
cm/s ; E
:活化能
cal/mol.
; R
:气体定数
cal/mol.
; T
:绝对温度 。
K
由上式可知发热量虽大,倘反应速度小时此物质之热产生速度则小。
3
发热量、表面积、温度、水分等因素:
发热量大之物质较易自然发火。发热体属于易传热者因容易散热而不易蓄热。当溶剂类渗透在多孔质或纤维等表面积大之物体时因有充分之氧气供应,且周围有热传导不良之空气所包围,结果处于防止散热之状态。温度与反应速率有密切关系,温度愈高,反应愈快,危险性则增加。为缓和反应之进行采降温措施则可。水分过多不易自燃,但微量水分之存在则对自然发火有催化作用。
自然发火案例:
自然发火可分为分解热、氧化热、吸附热、聚合热及发酵热。
a.
由分解热起燃之物
此系有硝化棉,塞璐珞等物。以硝化棉为例,在空气中由水解及热分解生成热,由
反应热之蓄积而起燃。起初硝化棉受微量水分引起水解产生硝酸,在此反应中
H + 及 OH
-
有促进分解之功能。当硝化棉之
NO 2 断裂为
NO 2 →
NO+[O]
时氧化继续进行以致起燃。
b.
由氧化热起燃之物
油脂类可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及非干性油。如棉花、破布、木屑等表面积极大之物体上附着干性油时因与空气之接触面大所以易受氧化而由氧化热之蓄积引起自燃。油脂类受氧化之难易可用碘价
(Iodine
value)
表示,碘价指
100g
油脂能吸收之碘克数,油脂之碘价在
100
以下时称为非干性油;
100~130
者为半干性油;
130
以上则属干性油。日常生活中属于干性油而与自然发火有关者有桐油,亚麻仁油,菜子油等。干性油之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动植物油在燃烧时烟少,燃烧速度慢,辐射热小,有很多特异点。
c.
由吸附热起燃之物
活性碳于制造后粒子表面之活性大,在空气中吸附各种成分而发热,此时吸附之氧气继续促进氧化,由吸附热及氧化热形成蓄热条件,散热不良时温度则上升。
d.
由聚合热起燃之物
工业界常用醋酸乙烯
CH 2 =
CH(OCOCH
3 ) ,丙烯晴
CH 2 =
CH - CN
,液态氢化氰
H -
CN ,苯乙烯
C 6 H 5
- CH =
CH 2
等单体合成多种聚合物。在合成过程中聚合热失控时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准自然发火性物
在空气中发火点低或与空气接触时能自燃之物,因大部分与水接触时能发火,有时亦称为禁水性物。如锂
Li ,钠 Na
,钾 K ,钙
Ca ,镁 Mg
等金属外尚有
40 余种 (
参考消防化学
II)
混合发火性物
两种以上之物质经混合或接触后由化学反应发热而起燃之组合,依反应状态可分为:
(1)
混合后立刻燃烧或爆炸。
(2)
混合后立刻产生可燃性气体或毒气。
(3)
混合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反应。
需注意某些化合物单独存在时为非燃性或稳定性高之物,当混合后则成为混合发火性物。通常一方系氧化性物而另一方属于可燃性物。如第
(3)
项往往在无防备下发生。混合发火性物之组合众多。可参考
NFPA
Hazardous
Materials
49, 491M
,表 2
为其中之一小部分。其它与化学火灾有关物质之起火原因及氧化性物与还原性物之组合能起燃或爆炸
之部分可参考表
3 及表 4
表 2
混合后能发火或爆炸之组合
物质名称 |
避免混合之物质 |
卤素 (Cl 、 Br 、 I) |
氨气、氢气、红磷、碱金属、铜、锌、铝等金属 |
强酸类及酸无水物 |
氨气、不饱和油脂、可燃性有机物 |
过氧化物 ( 如 Na 2 O 2 ) |
铝或镁粉、碳化钙、乙醚、硫黄,可燃性有机物 |
氯酸盐 |
硫黄、金属粉、氨气、强酸 |
过氯酸盐 |
硝酸银、氯化锡 |
漂白粉 |
硝酸、乙炔 |
表 3
与化学火灾有关物质及起火原因
由氧化而易起燃之物
|
黄磷 活性碳
赛璐珞
涂料渣
聚丙烯纤维
聚乙烯氯聚合体
环氧树脂 |
在空气中受氧化而发热 由吸附热而发热
长时间在空气中起分解而发热
长时间在空气中起分解而发热
制造后尚有余热而氧化反应
制造中之异常反应而起火
制造中之异常反应而起火 |
由湿气或加水时起燃之物 |
金属钠 金属粉
硫化钠
磷化铝
磷化钙
高浓度漂白粉
碱土类金属过氧化物 |
与水分接触时起火 与水分接触时起火
与水分接触时发热
与水分接触时发热
与水分接触时发热
与水分接触或加其它药品时发热
与水分接触或加其它药品时发热 |
含油物质
|
油渣 ( 含干性油 ) 油布 ( 含干性油 )
含油活性白土 |
由油脂之氧化热而起燃 由油脂之氧化热而起燃
由油脂之氧化热而起燃 |
气体
|
氧气 乙炔 |
泄漏或反复压缩时起燃 曳漏或反复压缩时起燃 |
具有氧化性之物质
|
硫酸、硝酸 过氧化氢
硝酸钠、氯酸钠
亚氯酸钠
过氧化苯甲醯
甲乙基酮过氧化物
过氧化钠
高锰酸钾
溴酸钾
叠氮化合物
红磷 |
加有机物或药品时起燃 加有机物或药品时起燃
加有机物或药品时起燃
由高温或重击时起燃
重击下易爆炸
加金属类强碱,氧化物时易爆炸
与药品接触或加水时起燃
加有机物或药品时起燃
加有机物或药品时起燃
由余热而起燃
由摩擦,重击而起燃 |
表 4
由氧化性物与还原性物之组合能起燃或爆炸之组合
氧 化 性 物
|
还 原 性 物
|
备 注
|
氯酸盐、过氯酸盐 高锰酸盐、硝酸盐
重铬酸盐及过氧化物 |
硫黄、木碳、金属类、磷、硫化锑、有机物 |
由摩擦、重击、加热时易发生危险 |
过氧化氢 ( 高浓度 ) 水溶液 |
金属类、粉尘、金属氧化物、有机物 |
急速加入时放出大量氧气 |
浓硝酸 |
磷化氢、硫化氢、或其它有机物 |
|
苦味酸 |
有机物 |
|
无水铬酸 |
苯胺、辛那、丙酮、无水醋酸、乙醇、黄油 |
起火或爆炸 |
液态空气 |
氢气、甲烷、乙炔、钠金属、金属类 |
爆炸 |
液态氧 |
氢气、甲烷、乙炔、钠金属、金属类 |
爆炸 |
氯气 |
黄磷、乙炔、氨气 |
起燃 |
溴 |
金属类 |
起燃 |
六、理论空气量
维持继续燃烧需不断地供应空气,但空气量过多时燃烧瓦斯之温度降低热效率则变低,当空气量过少则成为不完全燃烧。为保持完全燃烧所需最少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1)
燃料之理论空气量
对碳为主之燃料而言,燃烧时有下列反应
C + O
2 → CO 2
当 12g
碳与 22.4L
氧反应时生成
22.4L
二氧化碳,易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倘需计算理论空
气量时依下列方法则可。
空气中氧与氮之比例为
21:79
,为燃烧 lkg
纯碳时
依上式为燃烧
1kg
纯炭时则需
8.9m 3
空气。再以甲烷及丙烷在燃烧时所需空气以下式而得。
七、燃烧界限
可燃性蒸气或瓦斯在空气中
( 氧气中 )
其浓度在该物质特有之范围内存在时始能起燃。浓度过低时因易燃性瓦斯之不足而无法燃烧,能点燃易燃性瓦斯所需最低浓度称为燃烧下限
(Lower
limit)
,但超出某一浓度时因氧气之不足无法起燃,能被点燃之最高浓度称为燃烧上限
(Upper
Limit)
,燃烧下限与燃烧上限之间只要供应适当能量时则可起燃
( 或爆炸 )
,上下限之间称为燃烧
( 或爆炸 )
范围
(F1ammab1e
Limit or
Explosion
Limit)
。燃烧上下限依各危险物品而异。以氢气为例其燃烧下限为
4% 上限为
75%( 图
3)
。其它化合物之上下限则示于表
5
图 3
氢气之爆炸界限
注:燃烧范围
燃烧界限通常对可燃性瓦斯或蒸气之混合瓦斯之容量
(%)
表示,燃烧下限浓度
L(Vol.%)
与燃烧热
Q(Kcal/mol)
之间有下式之关系
L .
Q=Const
.
(Burgess-Wheeler
式 )
L 与 Q
有反比之关系,碳氢化合物时其平均值为
L . Q=
ll,000
(Kcal/mol)
八、混合瓦斯之燃烧界限计算例
二种以上之可燃性瓦斯或蒸气混合物之燃烧界限可用路.谢多列法则计算而得。依此法则可燃性瓦斯或蒸气之种类为
a 、 b 、
c…
,单独存在时之瓦斯燃烧界限各为
La 、 Lb
、 Lc(%)
时混合瓦斯之燃烧界限
Ln(%) 为
Ln(%)= |
100
|
…………………(1) |
(Pa/La) + (Pb/Lb) + (Pc/Lc) |
Pa 、
Pb 、 Pc
= a 、 b
、
c..........
混合瓦斯之容量
(%)
Pa +
Pb + Pc
??? =100
设有 H
2 30% ,
CO 15% ,
CH 4 55%
之混合物以计算燃烧界限时
H 2 、 CO
、 CH 4
之燃烧上限各为
75% ,
74% 及
15%
,下限各为
4.0% ,
12.5% 及
5% ,所以
上限 = |
100
|
=23.4(%)…………………(2) |
(30/75) + (15/74) + (55/15) |
下限 = |
100
|
=5.2(%)…………………(3) |
(30/4.0) + (15/12.5) + (55/5.3) |
当可燃性混合瓦斯加入非燃性瓦斯如
CO 2
时可依下列方式计算燃烧范围。
可燃性混合气体当加入不活性气体如
CO 2
时燃烧范围可自图
5 及 (1)
式计算
例:设有
H 2 30%
, N 2
30% , CO
2 30% ,
CO 10%
之混合气其燃烧范围
1/
N 2
30% 及 H
2 15%
之混合气为 a
CO 2
30% 及 H
2 15%
之混合气为 b
CO
10% 之气体为
c
此时 a
及 b 自图 5
得 a :上限
75% ,下限
13% , b
:上限 67%
下限 13% 。
因 CO
之上限为 74%
。下限
12.5%
,混合瓦斯之燃烧界限为
上限 = |
100
|
=71(%) |
(45/75) + (45/67) + (10/74)
|
下限 = |
100
|
=13(%) |
(45/13) + (45/13) + (10/12.5)
|
通常可燃性瓦斯在一定浓度下压力上升时燃烧范围变宽,理由为温度上升反应速度变大,产生热则大;一方面散热速度小,下限变低,上限升高.燃烧范围变宽。
可燃性瓦斯加入
N 2 、 H
2 O( 水蒸气
) 、 CO 2
等非燃性瓦斯时原有燃烧范围变狭,再提高比例时,成为加入比热大之不活性瓦斯愈能显示混合气之燃烧范围变狭之效果。
表 5
易燃物品之燃烧上下限
注:*部分系政府有关部门所特别强调其危险性之化合物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化学式
|
下限
LEL Vol.
|
上限
UEL Vol.
|
比重
水= 1
|
T.H.V.
|
分子量
|
二乙氧基乙烷 |
Acetal |
CH 3 CH(OC 2 H 5 ) 2 |
1.6 |
10.4 |
0.8 |
|
118.17
|
乙醛 |
Acetaldehyde |
CH 3 CHO |
4.0 |
60 |
0.8 |
200PPM |
44.05
|
* 丙酮 |
Acetone |
CH 3 COCH 3 |
2.6 |
12.8 |
0.8 |
1000PPM |
56.08
|
乙炔 |
Acetylene |
CH ≡ CH |
2.5 |
31 |
0.618 |
|
26.02
|
* 丙烯醛 |
Acrolein |
CH 2 CHCHO |
2.8 |
31 |
0.84 |
0.1PPM |
56.06
|
丙烯睛 |
Acrylonitrile |
CH 2 = CHCN |
3.0 |
17 |
0.80 |
20PPM |
53.06
|
丙烯醇 |
Allyl alcohol |
CH 2 = CHCH 2 OH |
2.5 |
18 |
0.85 |
2PPM |
58.08
|
3- 丙烯胺 |
Allyl amine |
CH 2 = CHCH 2 NH 2 |
2.2 |
22 |
0.8 |
|
57.09
|
3- 溴丙烯 |
Allyl bromide |
CH 2 = CHCH 2 Br |
4.4 |
7.3 |
0.4 |
|
120.99
|
* 3- 氯丙烯 |
Allyl chloride |
CH 2 = CHCH 2 Cl |
2.9 |
11.1 |
0.9 |
1PPM |
76.53
|
氨 |
Ammonia |
NH 3 |
16 |
25 |
0.77 |
50PPM |
17.03
|
戌醇 |
Amyl alcohol |
CH 3 (CH 2 ) 3 CH 2 OH |
1.2 |
10.0 |
0.8 |
100PPM |
38.15
|
戌胺 |
Amyl amine |
C 5 H 13 N |
2.2 |
22 |
0.8 |
|
87.16
|
氯戌烷 |
Amyl chloride |
CH 3 (CH 2 ) 3 CH 2 Cl |
1.6 |
8.6 |
0.9 |
|
106.6
|
* 苯 |
Benzene |
C 6 H 6 |
1.3 |
7.1 |
0.9 |
10PPM |
78.11
|
氯甲苯 |
Benzyl Chloride |
C 6 H 5 CH 2 Cl |
1.1 |
|
|
|
126.59
|
二环己烷 |
Bicylohexyl |
(CH 2 (CH 2 ) 4 CH) 2 |
0.7 |
5.1 |
0.9 |
|
166.10
|
苯基苯 |
Biphenyl(Diphenyl) (Phenylbenzene) |
C 6 H 5 C 6 H 5 |
0.6 |
5.3 |
1.2 |
|
154.20
|
* 丁二烯 |
Butadiene |
CH 2 = CHCH = CH 2 |
|
|
|
1000PPM |
54.09
|
丁烷 |
Butane |
CH 3 CH 2 CH 2 CH 3 |
1.9 |
8.5 |
0.6 ( 液态 ) |
|
58.12
|
乙酸丁酯 ( 醋酸丁酯 ) |
Butyl acetate |
CH 3 COOC 4 H 9 |
1.7 |
7.6 |
0.9 |
150PPM |
116.16
|
丁醇 |
Butyl alcohol (1-Butanol)
(Propylcarbinol)
(Propyl methanol) |
CH 3 (CH 2 ) 2 CH 2 OH |
1.4 |
11.2 |
0.8 |
|
74.12
|
丁胺 |
Butyl amine (1-Amino Butane) |
C 4 H 9 NH 2 |
1.7 |
9.3 |
0.3 |
150PPM |
73.14
|
丁基苯 |
Butylbenzene |
C 6 H 5 C 4 H 9 |
0.8 |
5.8 |
0.9 |
|
134.21
|
氧化丁烯 |
Butylene oxide |
(CH 3 ) 2 COCH 2 |
1.5 |
18.3 |
0.83 |
|
72.02
|
丁醛 |
Butyraldehyde (Bytaldehyde) |
CH 3 (CH 2 ) 2 CHO |
2.5 |
12.5 |
0.8 |
|
72.10
|
二硫化碳 |
Carbon disulphide |
CS 2 |
1.3 |
50.0 |
1.3 |
20PPM |
76.14
|
一氧化碳 |
Carbon monoxide |
CO |
12.5 |
74 |
|
50PPM |
28.01
|
|
Carbon Oxysulfide (Carbonyl Sulfide) |
COS |
12 |
29 |
2.1 |
|
60.0
|
氯苯 |
Chlorobenzene (Chlorobenzol)
(Monochlorobenzene)
(Phenyl chloride) |
C 6 H 5 Cl |
1.3 |
7.1 |
1.1 |
75PPM |
112.56
|
2 -氯丁二烯 |
2-Chloro-1,3 Butadiene (Chloobutadiene)
(Chloroprene) |
CH 2 = CCl - CH = CH 2 |
4.0 |
20.0 |
1.0 |
|
88.49
|
氯 |
Chlorine |
Cl 2 |
|
|
|
1PPM |
70.92
|
2 -氯丙烯 |
2-Chloro propylene (2-Chloropropene) |
CH 3 CCl = CH 2 |
4.5 |
16 |
0.93 |
|
76.45
|
三氟氯乙烯 |
Chlorotrifluoro-ethylene |
FCCl = CF 2 |
8.4 |
38.7 |
|
|
116.40
|
环己烷 |
Cyclohexane (Hexahydrobenzene)
(Hexamethylene) |
C 6 H 12 |
1.3 |
8 |
0.8 |
300PPM |
84.16
|
环己醇 |
Cyclohexanol (Hexalin)
(Hydralin) |
C 6 H 11 OH |
|
|
1.0 |
50PPM |
100.16
|
环己酮 |
Cyclohexanone (Pimelic Ketone) |
C 6 H 10 O |
1.1 |
8.1 |
0.9 |
50PPM |
98.15
|
环丙烷 |
Cyclopropane (Trimethylene) |
(CH 2 ) 3 |
2.4 |
10.4 |
0.72 |
|
42.08 |
邻二氯苯 |
|
|
|
|
|
|
|
0-Dichlorbenzene (0-Dichlorobenzol) |
C 6 H 4 Cl 2 |
2.2 |
9.2 |
1.3 |
50PPM |
147.01
|
|
1.2 二氯乙烷 |
1,2-Dichloroethane |
CH 3 CHCl 2 |
|
|
|
50PPM |
98.92
|
1.2 二氯乙烯 |
1,2-Dichloroethylene |
ClCH = CHCl |
9.7 |
12.8 |
1.3 |
200PPM |
96.92
|
二乙胺 |
Diethylanine |
(C 2 H 5 ) 2 NH |
1.8 |
10.1 |
0.7 |
25PPM |
73.14
|
二氟氯乙烷 |
Difluoro-Chlororethane |
CF 2 ClCH 3 |
6.2 |
17.9 |
1.12 |
|
100.47
|
二甲胺 |
Dimethylamine |
(CH 3 ) 2 NH |
2.8 |
14.4 |
0.68 |
10PPM |
45.08
|
* 二甲基甲醯胺 |
Dinethyl Formamide D.M.P |
HCON(CH 3 ) 2 |
2.2 |
15.2 |
0.9 |
10PPM |
73.09
|
偏二甲胼 |
1,1-Dimethyl-hydrazine |
(CH 3 ) 2 NNH 2 |
2 |
95 |
0.8 |
1mg/m 3 |
60.10
|
二甲基硫 |
Dimethyl Sulfide |
(CH 3 ) 2 S |
2.2 |
19.7 |
0.8 |
|
66.15
|
二甲亚硫 |
Dimethyl Sulfoxide |
(CH 3 ) 2 SO |
2.6 |
28.5 |
1.1 |
|
93.1
|
二聚戊烯 |
Dipentene |
C 10 H 16 |
0.7 |
6.1 |
0.9 |
|
136.23
|
环氧 -(1,2)- 氨 -(3)- 丙烷 |
Epichlorohydrin |
CH 2 CHOCH 2 Cl |
3.8 |
21.0 |
1.2 |
5PPM |
92.53
|
乙烷 |
Ethane |
C 2 H 6 |
3.0 |
12.5 |
0.45 |
|
30.07
|
* 乙醇胺 |
Ethanolamine |
NH 2 CH 2 CH 2 OH |
|
|
1.01 |
3PPM |
61.08
|
* 乙酸乙酯 |
Ethylacetate |
CH 3 COOC 2 H 5 |
2.2 |
11.0 |
0.9 |
400PPM |
38.10
|
* 丙烯酸乙酯 |
Ethyl Acrylate |
CH 2 = CHCOOC 2 H 5 |
1.3 |
|
0.9 |
25PPM |
100.11
|
乙醇 |
Ethyl Alcohol (Ethanol) |
C 2 H 5 OH |
3.3 |
19 |
0.8 |
1000PPM |
46.07
|
乙胺 |
Ethylamine |
C 2 H 5 NH 2 |
3.5 |
14.0 |
0.8 |
|
45.08
|
乙苯 |
Ethylbenzene |
C 2 H 5 C 6 H 5 |
1.0 |
6.7 |
0.9 |
100PPM |
106.16
|
溴乙烷 |
Ethyl Bromide |
C 2 H 5 Br |
6.7 |
11.3 |
1.4 |
200PPM |
108.98
|
乙基氯 |
Ethyl Chloride |
C 2 H 5 Cl |
3.8 |
15.4 |
0.9 |
1000PPM |
64.52
|
环乙基戊烷 |
Ethylcyclopentane |
C 2 H 5 C 5 H 9 |
1.1 |
6.7 |
0.8 |
|
98.07
|
乙烯 |
Ethylene |
H 2 C = CH 2 |
2.7 |
36.0 |
0.57 |
|
28.05
|
二氯乙烷 |
Ethylene-Dichloride Ethulene Glycol
Monoacetate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
CH 2 ClCH 2 Cl
CH 2 OHCH 2 OOCCH 3
HOCH 2 CH 2 OC 2 H 5 |
6.2
1.8 |
16
14.0 |
1.3
1.1
0.9 |
200PPM |
98.96
104.10
90.12
|
* 己烷 |
Hexane |
CH 3 (CH 2 ) 4 CH 3 |
1.1 |
7.5 |
0.7 |
500PPM |
86.17
|
甲丁酮 |
3-Hexanone |
C 2 H 5 COC 3 H 7 |
1.1 |
8 |
0.82 |
|
100.16
|
* 醯胼 |
Hydrazine |
H 2 NNH 2 |
2.9 |
98 |
1.0 |
1PPM |
32.05 |
氢气 |
|
|
|
|
|
|
|
Hydrogen |
H 2 |
4.0 |
75 |
|
|
2.016
|
|
氰化氢 |
Hydrogen Cyanide |
HCN |
5.6 |
40.0 |
0.7 |
10PPM |
27.03
|
硫化氢 |
Hydrogen Sulfide |
H 2 S |
4.0 |
44.0 |
1.185 |
20PPM |
34.08
|
羟胺 |
Hydroxylamine |
NH 2 OH |
|
|
1.2 |
|
33.03
|
* 乙酸异戌醇 |
Isoamyl Acetate |
CH 3 COOCH 2 CH 2 CH(CH 3 ) 2 |
1.0 |
7.5 |
0.9 |
100PPM |
130.19
|
* 异戌醇 异丁烷 |
Isoamyl Alcohol Isobutane |
(CH 3 ) 2 CHCH 2 OH (CH 3 ) 3 CH |
1.2 1.8 |
9.0 8.4 |
0.8 |
100PPM |
88.15
58.04
|
* 乙酸异丁醇 |
Isobutyl Acetate |
CH 3 COOCH 2 CH(CH 3 ) 2 |
2.4 |
10.4 |
0.9 |
150PPM |
116.16
|
* 异丁醇 异丁苯 |
Isobutyl Alcohol Isobutylbenzene |
(CH 3 ) 2 CHCH 2 OH (CH 3 ) 2 CHCH 2 C 6 H 5 |
1.2 0.82 |
10.9 6.0 |
0.8 0.9 |
10PPM |
72.14
134.21
|
异丁基氨 异丁基甲酸 |
Isobutyl Chloride Isobutyl Formate |
(CH 3 ) 2 CHCH 2 Cl HCOOCH 2 CH(CH 3 ) 2 |
2.0 1.7 |
8.8 8 |
0.9 0.88 |
|
92.53
102.13
|
* 乙二酸甲醚 环氧乙烯 |
Ethylene Glycol
Ethylene Oxide |
CH 3 OCH 2 CH 2 OH CH 2 OCH 2 |
2.5 3.6 |
14.0 100 |
1.0 0.9 |
25PPM 50PPM |
76.09
44.05
|
乙醚 乙基甲酸 |
Ethyl Ether Ethyl Formate |
C 2 H 5 OC 2 H 5 HCO 2 C 2 H 5 |
1.9 2.8 |
36.0 16.0 |
0.7 0.9 |
400PPM 100PPM |
74.12
74.08
|
乙硫醇 |
Ethyl Mercaptan |
C 2 H 5 SH |
2.8 |
18.0 |
0.8 |
0.5PPM |
62.03
|
硝酸乙酯 |
Ethyl Nitrate |
CH 3 CH 2 ONO 2 |
4.0 |
|
1.1 |
|
91.07
|
亚硝酸乙酯 |
Ethyl Nitrite |
C 2 H 5 ONO |
3.0 |
50 |
0.9 |
|
75.07
|
丙酸乙酯 |
Ethyl Propionate |
C 2 H 5 COOC 2 H 5 |
1.9 |
11 |
0.9 |
|
102.13
|
乙丙基醚 |
Ethyl Propyl Ether |
C 2 H 5 OC 3 H 7 |
1.7 |
9.0 |
0.8 |
|
83.05
|
* 甲醛 |
Formaldehyde |
HCHO |
7.0 |
73 |
0.815 |
5PPM |
30.03
|
燃料油 ( 煤油 ) |
Fuel oil no.1 |
|
0.7 |
5 |
1 |
|
-
|
汽油 |
Gasoline |
C 5 H 12 到 C 9 H 20 |
1.3 |
6.0 |
0.3 |
500PPM |
-
|
庚烷 |
Heptane |
CH 3 (CH 2 )CH 3 |
1.05 |
6.7 |
0.7 |
500PPM |
100.20
|
异丁醛 异庚烷
异己烷 |
Isobutyraldehude Isoheptane
Isohexane |
(CH 3 ) 2 CHCHO (CH 3 ) 2 CHC 4 H 9
(CH 3 ) 2 CHC 3 H 7 |
1.6 1.0
1.0 |
10.6 6.0
7.0 |
0.8 0.7
0.7 |
|
72.10
|
异戌烷 |
Isopentane |
(CH 3 ) 2 CHCH 2 CH 3 |
1.4 |
7.5 |
0.6 |
|
72.30
|
* 乙酸异丙酯 |
Isopropyl Acetate |
(CH 3 ) 2 CHOOCCH 3 |
5.8 |
8 |
0.9 |
250PPM |
102.13
|
* 异丙醇 |
Isopropyl Alcohol |
(CH 3 ) 2 CHOH |
2.0 |
12 |
0.8 |
400PPM |
60.09
|
异氯丙烷 |
Isopropyl Chloride |
(CH 3 ) 2 CHCl |
2.8 |
10.7 |
0.5 |
|
78.54
|
异丙醚 |
Isopropyl Ether |
(CH 3 ) 2 CHOCH(CH 3 ) 2 |
1.4 |
7.9 |
0.7 |
|
102.17
|
喷射燃料 |
Jet Fuel |
JP-4 |
1.3 |
8.0 |
|
|
-
|
甲烷 |
Methane |
CH 4 |
5.0 |
15.0 |
|
|
16.04
|
* 甲醇 ( 木精 ) |
Methanol (Methyl Alcohol) |
CH 3 OH |
6.7 |
36 |
0.8 |
200PPM |
32.04
|
* 乙酸甲酯 |
Methyl Acetate |
CH 3 COOCH 3 |
3.1 |
16 |
0.9 |
200PPM |
116.12
|
丙烯酸甲酯 |
Methyl Acrylate |
CH 2 = CHCOOCH 3 |
2.8 |
25 |
1.0 |
10PPM |
86.09
|
甲胺 |
Methylamine |
CH 3 NH 2 |
4.9 |
20.7 |
|
|
31.06
|
溴甲烷 |
Methyl Bromide 2- Methyl-2-Butane
3- Methyl-1-Butene |
CH 3 Br (CH 3 ) 2 CHCH 2 CH 3
(CH 3 ) 2 CHCH 3 CH 3
|
1.2
1.5 |
9.0
9.1 |
0.8
0.6 |
|
94.95
|
* 甲丁酮 |
Methyl Butyl Ketone |
ClI 3 COC 4 H 9 |
1.2 |
8 |
0.8 |
100PPM |
100.16
|
氯甲烷 |
Methyl Chloride |
CH 3 Cl |
10.7 |
17.4 |
0.92 |
|
50.49
|
二氯甲烷 |
Methylene Chloride |
CH 2 Cl 2 |
15.5 |
66 |
1.3 |
500PPM |
84.9
|
二甲醚 |
Methyl Ether |
(CH 3 ) 2 O |
3.4 |
27 |
0.661 |
9PPM |
46.07
|
苯乙烯 |
Styrene |
C 6 H 5 . CH : CH 2 |
1.2 |
8.9 |
|
100PPM |
104.14
|
四氯乙烯 四氢化呋喃 |
Tetrachloroethylene Tetrahydrofuran
(Diethylene Oxide) |
C 2 Cl4 C 4 H 8 O |
2 |
11.8 |
0.9 |
100PPM 200PPM |
165.85
72.10
|
四氢化呋喃甲醇 |
Tetrahydrofurfuryl Alcohol |
C 4 H 7 OCH 2 OH |
1.5 |
9.7 |
1.1 |
|
102.13
|
四氢荼 |
Terahydronaphthalene |
C 6 H 2 (CH 3 ) 2 C 2 H 4 |
0.8 |
5.0 |
1.0 |
|
132.20
|
甲苯 |
Toluene |
C 6 H 5 CH 3 |
1.1 |
7.1 |
0.9 |
100PPM |
92.13 |
2,4 二异氰酸 |
|
|
|
|
|
|
|
Toluene-2,4-Diisocyanate |
CH 3 C 6 H 3 (NCO) 2 |
0.9 |
9.5 |
1.2 |
0.02PPM |
174.15
|
|
三氯乙烯 |
Trichloroethylene |
ClHC : CCl 2 |
12.5 |
90 |
1.5 |
100PPM |
131.40
|
三乙胺 三乙烯醇
三氟氯乙烯 |
Triethylamine Triethylene Glycol
Trifluorochloroethylene |
(C 2 H 5 ) 3 N HOCH 2 (CH 2 OCH 2 ) 2
CH 2 OH
CF 2 : CFCl |
1.2 0.9
24.0 |
8.0 9.2
40.3 |
0.7 1.1
1.31 |
25PPM
|
101.19
150.17
116.47
|
醋酸乙烯 |
Vinyl Acetate |
CH 2 : CHOOCCH 3 |
2.6 |
13.4 |
0.9 |
|
36.09
|
醋酸乙炔 |
Vinyl Acetylene |
CH 2 : CHC : CH |
21 |
100 |
0.69 |
|
52.04
|
甲乙醚 |
Methyl Ethyl Ether |
CH 3 OC 2 H 5 |
2.0 |
10.1 |
0.7 |
|
61.07
|
* 丁酮 |
Methyl Ethyl Ketone |
C 2 H 5 COCH 3 |
1.8 |
10 |
0.8 |
200PPM |
72.12
|
甲酸甲酯 |
Methyl formate |
CH 3 OOCH |
5.0 |
23 |
1.0 |
100PPM |
50.05
|
甲胼 |
Methylhydrazine |
CH 3 HNNH 2 |
4.0 |
|
0.9 |
0.2PPM |
46.07
|
* 甲基异丁酮 |
Methyl Isobutyl Ketone |
CH 3 COCH 2 CH(CH 3 ) 2 |
1.4 |
7.5 |
0.8 |
100PPM |
100.16
|
乳酸甲酯 |
Methy Lactate |
CH 3 CHOHCOOCH 3 |
2.2 |
|
1.1 |
|
104.10
|
甲硫醇 |
Methyl Mercaptan |
CH 3 SH |
3.9 |
21.8 |
0.9 |
0.5PPM |
48.10
|
2- 甲基丙烷 |
2-Methylpropane Methyl propionate |
CH 3 CH 2 COOCH 3 |
1.0 2.0 |
9.6 1.3 |
0.9 |
|
88.10
|
戌酮 |
Methyl propyl Ketone |
CH 3 COC 3 H 7 |
1.5 |
8.2 |
0.8 |
200PPM |
86.13
|
* 石脑油 |
Napahtha |
|
0.9 |
6.0 |
|
200PPM |
-
|
* 硝基苯 |
Nitrobenzene |
C 6 H 5 NO 2 |
1.2 |
4.3 |
|
|
123.11
|
戌烷 |
Pentane |
CH 3 (CH 2 ) 3 CH 3 |
1.5 |
7.8 |
0.6 |
1000PPM |
72.15
|
戌醇 |
3-Pentanol |
CH 3 CH 2 CH(OH)CH 2 CH 3 |
1.2 |
9.0 |
0.8 |
|
98.15
|
顺戌烯 |
1-Pentene-cis |
CH 3 (CH 2 ) 2 CH : CH 2 |
1.5 |
8.7 |
0.7 |
|
70.13
|
石油醚 |
Petroleum Ether |
- |
1.1 |
5.3 |
0.6 |
|
-
|
丙醛 |
Propanal (Propionaldehyde) |
CH 3 CH 2 CHO |
2.9 |
17.0 |
0.8 |
|
58.08
|
丙烷 |
Propane |
CH 3 CH 2 CH 3 |
2.2 |
9.5 |
0.58 |
1000PPM |
44.09
|
* 乙酸丙酯 |
Propyl Acetate |
C 3 H 7 OOCCH 3 |
2.0 |
8 |
0.9 |
|
102.13
|
丙醇 |
Popyl Alcohol |
CH 3 CH 2 CH 2 OH |
2.1 |
13.5 |
0.8 |
200PPM |
60.09
|
丙胺 |
Propylamine |
CH 3 (CH 2 ) 2 NH 2 |
2.0 |
10.4 |
0.7 |
|
59.11
|
丙苯 |
Propylbenzene |
C 3 H 7 C 6 H 5 |
0.8 |
6.4 |
0.9 |
|
120.19
|
氯丙烷 丙烯
1,2 二氯丙烷 |
Propyl Chloride Propylene
Propylene Dichloride |
C 3 H 7 Cl CH 2 CHCH 3
CH 3 CHClCH 2 Cl |
2.6 2.0
3.4 |
11.1 11.1
14.5 |
0.9 0.51
1.2 |
|
78.48
42.08
113.93
|
1,2 丙二醇 |
Propylene Glycol |
CH 3 CHOHCH 2 OH |
2.6 |
12.5 |
1.0 |
|
76.09
|
1,2 环氧丙烷 |
Propylene Oxide |
OCH 2 CHCH 3 |
2.8 |
37.0 |
0.9 |
100PPM |
58.08
|
丙炔 |
Propyne(Allylene) |
CH 3 C : CH |
1.7 |
|
|
|
40.03
|
氯化乙烯 |
Vinyl Chloride |
CH 3 CHCl |
3.6 |
33 |
0.9 |
500PPM |
62.50
|
* 丙烯睛及其它丙烯睛类化合物 |
Vinyl Cyanide (Acrylonitrite)
Vinyl Ethyl Alclohol
Vinyl Ethyl Ether
Vinylidene Chloride
Vinylidene Fluoride |
CH 2 : CHCN CH 2 : CH(CH 2 ) 2 OH
CH 2 : CHOC 2 H 5
CH 2 : CCl 2
CH 2 : CF 2 |
3.0
4.7
1.7
7.3
5.5
|
17
34
28
16
21.3
|
0.8
0.84
0.8
1.3
|
20PPM
25PPM
|
53.06
72.02
72.04
96.95
64.02
|
* 二甲苯 |
Xylene |
C 6 H 4 (CH 3 ) 2 |
1.1 |
7.0 |
0.9 |
100PPM |
106.16
|
九、蒸气密度与引火性之难易
自然界中大多数之蒸气密度大于空气。于是易沉降蓄积在低洼处。蒸气较空气轻者穿透空气向上漂浮,相反者往下沉。以低分子之碳氢化合物为例,天然气以甲烷
(CH 4 )
为主成分,漏泄时在天花板附近之浓度最高,接近于地上之浓度最低,其中间带成为爆炸范围。再以液化石油气
(C 3 H 8
及 C 4 H
10 )
为例,漏泄时其蒸气密度比空气重,所以其蒸气往下沉,倘有排水沟而能流出场外。此时上面之蒸气密度稀薄而下面浓度高,中间带则成为燃烧范围。参考图
6
图 6
易燃瓦斯-空气混合物之密度与爆炸难易之关系
( 左图 CH
4 ,右图 C
3 H 8 )
如图 6
所示,事前能预知易燃性瓦斯究竟比空气重或轻则可利用为防灾及爆炸后之鉴析参考。化合物以蒸气或瓦斯状态存在时其相关密度可自产生蒸气之化合物之分子量与相关空气之分子量
( 约为 29)
依下式求出:
以 CH
4 为例, CH
4 之
V.D.(Vapor
Density)=16/29=0.55
( 注:
C=12 ,
H=1.0)
再以
C3H8 为例,
C 3 H 8
之
V.D.=44/29=1.52
由此案例。天然气漏泄时其
V.D. 为
0.55
所以往上漂,液化石油气系丙烷、丁烷等之混合物。丙烷本身之
V.D. 为
1.52
因此往下沉。爆炸案件发生时倘有此种基本常识或对爆炸之前因后果之判断有所帮助。至于能挥发之易燃液体可产生多少量之蒸气则参考消防化学
(II) 。
十、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除了表示反应产物外尚有反应热者称为热化学方程式,而发热以+,吸热以-表示。
H 2
(gas) +
1/2 O 2
(gas) →
H 2
O(gas) +
57.6
Kca1
H 2
(gas) +
1/2 O 2
(gas) →
H 2
0(1iq) +
68.4
Kca1
在上式中
68.4 -
57.6 =
10.8
KCal 属
1mol
水之蒸发潜热。
含氢燃料于燃烧后产生水蒸气,所以发热量有二,通常采水蒸气变为水时之较大数值
( 高发热量 )
为多。
例:
1g
原子之碳与
1mol 氧生成
1mol CO
2 时
C + O
2 → CO 2
+ 97.0
Kcal
在高温下部分
CO 2 会转为
CO
,此时则属吸热反应
C + O
2 → 2CO
- 38.2
Kca1
实用上与反应有关之物质,气体时用
m 3
,固体时用 kg
表示。
H 2 +
1/2 O 2
→ H 2 O
( 液体 ) +
3050
Kca1/m 3
H 2
C + O
2 → CO 2
+ 8080
Kca1/kg
上式各表示
1m 3
氢燃烧时得
3050
Kcal 之热及
1kg
碳燃烧时得
8080Kcal
之意。
第二节
物质之化学反应
一、反应热
(Heat of
reaction)
反应热指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或吸收之热量而言,化学反应约可分为数项
:
A + B
→ AB
………………化合
AB →
A+B
………………分解
AB +
C → AC +
B …………置换
AB +
CD → AC
+ BE
………复分解
A × n
→ An
…………………聚合
设物质 A
, B
………各有 n1
, n2
…………莫耳反应时
n1A+n2B+
……
n1'C+n2'D+
…
+Q(cal)
Q
为反应热,以纯碳为例在空气中燃烧时
C (s)
+O 2(g)
→ CO
2(g)
+94,400
cal
上式表示纯碳
12 克与 1
莫耳氧反应产生
1 莫耳二氧化碳
22.4 公升及
94,400cal
热量。
二、生成热
(Heat of
formation)
某物质由构成元素直接产生时其反应热则为生成热。化学反应之反应热系生成物质之生成热之和减去反应物质生成热之和,以
CO 为例:
CO
(g) + H
2 O (g)
→ CO
2(g) + H
2(g)
此时之生成热为
QCO 2 =
94,380 ,
QCO =
26,700 ,
QH 2 O =
57,900
所以
反应热为
94,380 -
57,900 -
26,700 =
9,780
cal
生成热也能自燃烧热计算,生成物之生成热之和减去化合物之燃烧热则可。
以乙醛为例:
CH 3 CHO
+ O 2 →
2CO 2(g)
+ 2H 2 O
(l)
因为生成热为:
CO 2 =
94.38
Kcal , H
2 O =
68.38
Kcal 而
CH 3 CHO
之燃烧为
279.0
Kcal 。
∴ 2 ×
(94.38)
+ 2 ×
(68.38)
- 279.0
= 46.52
Kcal/mol
对乙炔而言
C 2 H
2 + 5 ×
1/2 O 2
→ 2CO 2
+ H 2 O
∴ 2 ×
(94.38)
+ 68.38
- 312 =
-54.86
Kcal/mol
碳氢化合物之生成热来自
C 及 H
之生成热加 H
2 O
之生成热再减去碳氢化合物之燃烧热:
QF =
94.38 ×
(n) +
68.38(m/2)
- QC
注:碳氢化合物
(CnHm) ,
QC
:碳氢化合物之燃烧热
(cal/mole)
三、燃烧热
物质由氧气完全燃烧时产生之热,通常以
1
莫耳之热量表示。燃烧热有定容燃烧热与定压燃烧热之分,使用热量计
(Calorimeter)
测定时属于定容燃烧热
Qv ,至于
Qp
由下式而得:
Qp =
Qv - nRT
物质之生成热可自燃烧热计算,有机物中难以直接计算生成热者用燃烧热计算。以苯为例其生成热为:
C 6 H
6(l) +
15/2 O 2
= 6CO 2
+ 3H 2 O
(l) +
782,700
C 6 H
6(l) = C
6 H 6(g)
- 7,500
6C(
石墨 ) +
3H 2(g)
= C 6 H
6(g) +
Qp
Qp =
6×(94,300)
+
3×(68,300)
-
(782,700
+ 7,500)
=
-19,500
实用上 1
公斤物质之燃烧热称为发热量而以
Kcal/kg
表示。
表 6
物质之生成热
(kcal/mol)
(3,7,11)
名称
|
生成热
|
名称
|
生成热
|
名称
|
生成热
|
CH 4
|
17.7
|
C 8 H 10
|
5.9
|
HCl(dil)
|
39.46
|
C 2 H 6
|
20.2
|
C 7 H 8
|
-2.9
|
HNO 3 (dil)
|
49.80
|
C 3 H 8
|
24.8
|
C 6 H 6
|
-11.8
|
HO 2 (l)
|
63.38
|
C 4 H 10
|
29.7
|
C 2 H 4
|
-12.5
|
SO 2 (g)
|
69.30
|
C 5 H 12
|
34.9
|
C 2 H 2
|
-54.7
|
CO 2 (g)
|
94.38
|
C 6 H 12
|
37.2
|
|
|
H 2 SO 4 (dil)
|
207.5
|
?
表 7
物质之燃侥热
(kcal/mol)
(2,12)
名称
|
燃烧热
|
名称
|
燃烧热
|
名称
|
燃烧热
|
CO
|
68.1
|
CH 4
|
212.8
|
C 3 H 8
|
530.5
|
H 2
|
68.3
|
CS 2
|
265.6
|
C 4 H 10
|
687.9
|
S
|
69.3
|
C 2 N 2
|
271.4
|
C 6 H 6
|
789.0
|
NH 3
|
75.7
|
PH 3
|
277.5
|
C 6 H 5 CH 3
|
943
|
C( 石墨 )
|
94.0
|
C 2 H 2
|
312.4
|
C 6 H 14
|
1,003
|
H 2 S
|
132.9
|
C 2 H 5 OH
|
336.7
|
C 6 H 4 (CF 3 ) 2
|
1,088
|
CH 3 OH
|
182.5
|
C 2 H 4
|
337.2
|
C 10 H 8
|
1,220
|
CH 3 COOH
|
202.0
|
C 2 H 6
|
372.8
|
C 14 H 10
|
1,685
|
瓦斯之燃烧热应在一定温度及一定压力下在干燥状态以
Kcal/m 3
表示,欲换算在前后不同温度、压力、湿度之燃烧瓦斯之燃烧热时将旧条件下之燃烧热除以新条件下之容积则可:
H 1
/H 2 = V
1 /V 2
Hi
:旧瓦斯之燃烧热,
Vi
:新条件下之瓦斯容积
四、连锁反应
(Chain
reaction)
燃烧则属于连锁反应之一,多种化学反应并非单一种反应而是连续性之化学反应,在连续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物不断地产生而成为下一反应之反应物,因此一旦反应开始则成一连串之连锁反应。氯气与氢气之反应为例
H 2 + Cl
2 → 2HCl
属于连锁反应,此反应在黑暗中无法进行,但在日光下易起反应,
Cl 原子与 H
2 分子反应生成
HCl
,同时产生活化氢原子并与氯分子反应产生
HCl 及 Cl
原子。
火灾时有复杂且有连续性之化学反应,因反应物之种类多,在极为复杂之反应过程中速度有快慢之别。连锁反应
(Chain
reaction)
为续发反应之一种,反应生成物依次成为下一段反应并无限继续。如
H 2 与 Cl
2
反应时依下列方式进行:
H 2 +
Cl 2 →
2HCl
Cl 2
→ 2Cl
Cl +
H 2 →
HCl + H
H +
Cl 2 →
HCl + Cl
只要有足够反应物之存在反应则可继续进行。在上列反应中活化状态之
H 与 Cl
以连锁反应之煤介方式存在面称为
Carrier
( 担体 )
。此反应在黑暗中殆不起作用,惟最初之担体可由照光产生。
Cl 原子与 H
2 分子反应产生
HCl
,同时生成活化
H 与 Cl 2
分子反应成为
HCl 与 Cl
原子, HCl
与 Cl
虽然被活化,但有不活性分子如
HCl 或 H
与 Cl
互相碰撞时则失去活性,当担体减少时等于反应之结束。连锁反应中产生不只一个连锁担体,生成二个担体时反应速度增加,生成更多则接近爆炸现象。此现象称为
chain
branching(
连锁分支 )
。对氢氧混合瓦斯而言
Free
radical(
自由基 ) 为
OH
及游离原子之 O
、 H
。此反应可藉点火步骤可产生最初之
OH
OH +
H 2 → H
2 O + H
H + O
2 → OH +
O
O + H
2 → OH +
H
上式中第一段为连锁反应之开始,第二及第三段属于分支反应,被消耗一个担体时如上式所示比原来多出一个担体,所以反应仍可急速进行。 |